11.2 即时编译器 11.2.3 编译过程

11.2.3 编译过程

在默认条件下,无论是方法调用产生的标准编译请求,还是栈上替换编译请求,虚拟机在编译器还未完成编译之前,都仍然将按照解释方式继续执行代码,而编译动作则在后台的编译线程中进行。 用户可以通过参数-XX:-BackgroundCompilation来禁止后台编译,后台编译被禁止后,当达到触发即时编译的条件时,执行线程向虚拟机提交编译请求以后将会一直阻塞等待,直到编译过程完成再开始执行编译器输出的本地代码。

那在后台执行编译的过程中,编译器具体会做什么事情呢?服务端编译器和客户端编译器的编译过程是有所差别的。对于客户端编译器来说,它是一个相对简单快速的三段式编译器,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局部性的优化,而放弃了许多耗时较长的全局优化手段。

在第一个阶段,一个平台独立的前端将字节码构造成一种高级中间代码表示(High-Level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HIR,即与目标机器指令集无关的中间表示)。HIR使用静态单分配 (Static Single Assignment,SSA)的形式来代表代码值,这可以使得一些在HIR的构造过程之中和之后进行的优化动作更容易实现。在此之前编译器已经会在字节码上完成一部分基础优化,如方法内联、 常量传播等优化将会在字节码被构造成HIR之前完成。

在第二个阶段,一个平台相关的后端从HIR中产生低级中间代码表示(Low-Level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LIR,即与目标机器指令集相关的中间表示),而在此之前会在HIR上完成另外一些优化,如空值检查消除、范围检查消除等,以便让HIR达到更高效的代码表示形式。

最后的阶段是在平台相关的后端使用线性扫描算法(Linear Scan Register Allocation)在LIR上分配寄存器,并在LIR上做窥孔(Peephole)优化,然后产生机器代码。客户端编译器大致的执行过程如图11-5所示。

image-20211126113221162

图11-5 Client Compiler架构

而服务端编译器则是专门面向服务端的典型应用场景,并为服务端的性能配置针对性调整过的编译器,也是一个能容忍很高优化复杂度的高级编译器,几乎能达到GNU C++编译器使用-O2参数时的优化强度。它会执行大部分经典的优化动作,如:无用代码消除(Dead Code Elimination)、循环展开 (Loop Unrolling)、循环表达式外提(Loop Expression Hoisting)、消除公共子表达式(Common Subexpression Elimination)、常量传播(Constant Propagation)、基本块重排序(Basic Block Reordering)等,还会实施一些与Java语言特性密切相关的优化技术,如范围检查消除(Range Check Elimination)、空值检查消除(Null Check Elimination,不过并非所有的空值检查消除都是依赖编译器优化的,有一些是代码运行过程中自动优化了)等。另外,还可能根据解释器或客户端编译器提供的性能监控信息,进行一些不稳定的预测性激进优化,如守护内联(Guarded Inlining)、分支频率预测 (Branch Frequency Prediction)等,本章的下半部分将会挑选上述的一部分优化手段进行分析讲解, 在此就先不做展开。

服务端编译采用的寄存器分配器是一个全局图着色分配器,它可以充分利用某些处理器架构(如RISC)上的大寄存器集合。以即时编译的标准来看,服务端编译器无疑是比较缓慢的,但它的编译速度依然远远超过传统的静态优化编译器,而且它相对于客户端编译器编译输出的代码质量有很大提高,可以大幅减少本地代码的执行时间,从而抵消掉额外的编译时间开销,所以也有很多非服务端的应用选择使用服务端模式的HotSpot虚拟机来运行。

在本节中出现了许多编译原理和代码优化中的概念名词,没有这方面基础的读者,可能阅读起来会感觉到很抽象、很理论化。有这种感觉并不奇怪,一方面,即时编译过程本来就是一个虚拟机中最能体现技术水平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很难在几页纸的篇幅中介绍得面面俱到;另一方面,这个过程对Java开发者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程序员平时无法感知它的存在。所幸,HotSpot虚拟机提供了两个可视化的工具,让我们可以“看见”即时编译器的优化过程。下面笔者将实践演示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