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 Java线程调度

12.4.2 Java线程调度

线程调度是指系统为线程分配处理器使用权的过程,调度主要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协同式 (Cooperative Threads-Scheduling)线程调度和抢占式(Preemptive Threads-Scheduling)线程调度。

如果使用协同式调度的多线程系统,线程的执行时间由线程本身来控制,线程把自己的工作执行完了之后,要主动通知系统切换到另外一个线程上去。协同式多线程的最大好处是实现简单,而且由于线程要把自己的事情干完后才会进行线程切换,切换操作对线程自己是可知的,所以一般没有什么线程同步的问题。Lua语言中的“协同例程”就是这类实现。它的坏处也很明显:线程执行时间不可控制,甚至如果一个线程的代码编写有问题,一直不告知系统进行线程切换,那么程序就会一直阻塞在那里。很久以前的Windows 3.x系统就是使用协同式来实现多进程多任务的,那是相当不稳定的,只要有一个进程坚持不让出处理器执行时间,就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如果使用抢占式调度的多线程系统,那么每个线程将由系统来分配执行时间,线程的切换不由线程本身来决定。譬如在Java中,有Thread::yield()方法可以主动让出执行时间,但是如果想要主动获取执行时间,线程本身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在这种实现线程调度的方式下,线程的执行时间是系统可控的,也不会有一个线程导致整个进程甚至整个系统阻塞的问题。Java使用的线程调度方式就是抢占式调度。与前面所说的Windows 3.x的例子相对,在Windows 9x/NT内核中就是使用抢占式来实现多进程的,当一个进程出了问题,我们还可以使用任务管理器把这个进程杀掉,而不至于导致系统崩溃。

虽然说Java线程调度是系统自动完成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建议”操作系统给某些线程多分配一点执行时间,另外的一些线程则可以少分配一点——这项操作是通过设置线程优先级来完成的。Java 语言一共设置了10个级别的线程优先级(Thread.MIN_PRIORITY至Thread.MAX_PRIORITY)。在两个线程同时处于Ready状态时,优先级越高的线程越容易被系统选择执行。

不过,线程优先级并不是一项稳定的调节手段,很显然因为主流虚拟机上的Java线程是被映射到系统的原生线程上来实现的,所以线程调度最终还是由操作系统说了算。尽管现代的操作系统基本都提供线程优先级的概念,但是并不见得能与Java线程的优先级一一对应,如Solaris中线程有2147483648(2的31次幂)种优先级,但Windows中就只有七种优先级。如果操作系统的优先级比Java 线程优先级更多,那问题还比较好处理,中间留出一点空位就是了,但对于比Java线程优先级少的系统,就不得不出现几个线程优先级对应到同一个操作系统优先级的情况了。表12-1显示了Java线程优先级与Windows线程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Windows平台的虚拟机中使用了除THREAD_PRIORITY_IDLE之外的其余6种线程优先级,因此在Windows下设置线程优先级为1和2、3 和4、6和7、8和9的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表12-1 Java线程优先级与Windows线程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image-20211127094442481

image-20211127094502292

线程优先级并不是一项稳定的调节手段,这不仅仅体现在某些操作系统上不同的优先级实际会变得相同这一点上,还有其他情况让我们不能过于依赖线程优先级:优先级可能会被系统自行改变,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存在一个叫“优先级推进器”的功能(Priority Boosting,当然它可以被关掉),大致作用是当系统发现一个线程被执行得特别频繁时,可能会越过线程优先级去为它分配执行时间,从而减少因为线程频繁切换而带来的性能损耗。因此,我们并不能在程序中通过优先级来完全准确判断一组状态都为Ready的线程将会先执行哪一个。